2023三桶油【新闻时政周报11.13】

2023-11-13


三桶油新闻时政周报

企业新闻、时事政治在三桶油校园招聘考试内容里都是必考内容,这部分范围广、跨度大,需要平时的大量积累,蓝鲸微课推出【三桶油新闻时政周报】,每周一更新企业新闻和时政信息。


中石化


1.第六届进博会中国石化主题论坛暨签约仪式在沪举行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中国石化连续六年在进博会期间举办专场活动,11月4日在上海举办第六届进博会主题论坛暨中国石化交易分团签约仪式,论坛以“开放合作,推进能源转型”为主题,邀请全球能源企业高级管理者和业界知名专家,共同探讨深化开放合作、推进能源转型的路径和举措,分享推动能源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认知与构想。

2.集团公司印发意见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意见》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审计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独立设置审计机构的单位根据需要配备总审计师,按在岗职工人数比例配齐配强审计人员。不断提高审计监督发现问题的精准性,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推进审计整改和审计成果高效顺畅运用,确保实现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当年审计问题到期整改率为100%目标,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问责。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经济监督“特种部队”,不断提升发现问题和推动解决问题的本领,强化守规执纪意识,以2024年审计工作开展40周年为契机打造石化特色审计文化。

3.四川盆地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再获突破

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持续获得重要突破,日前,勘探分公司部署在四川省广元市元坝气田的深层致密砂岩重点预探井——元陆2HF井,在埋深近4500米的须家河组试获日产气22.06万立方米、无阻流量50.39万立方米/天的高产工业气流,实现元坝之上找元坝的重要突破,有望解锁千亿立方米级气藏。

元坝气田是世界首个7000余米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主力产层为长兴组。

4.中石化化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

11月6日,中石化化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揭牌暨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

赵东指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化销国贸落户上海临港,是中国石化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石化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统筹高质量“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5.中国石化报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11月6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73件,二等奖114件,三等奖187件。

6.我国首个页岩气立体开发行业标准发布

近日,由江汉油田牵头制定的《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行业标准获国家能源局批准发布。该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页岩气立体开发的行业标准,将于2024年4月11日实施,有效助力我国实现页岩气的持续高效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7.我国首套CHP法制环氧丁烷装置成功投产

近日,我国首套4000吨/年CHP(过氧化氢异丙苯)法制环氧丁烷装置在燕山石化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的高纯度环氧丁烷产品。这是全球首套采用CHP法制备环氧丁烷的装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技术,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石化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版图,投产后将大幅提升环氧丁烷的国产化替代率,为我国环氧丁烷下游产业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拓宽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

8.中央主题教育第20巡回指导组到九江石化调研

王寿君充分肯定中国石化主题教育工作,强调要把学思想作为首位任务,在常学常新、常悟常进上见实效。坚持因企制宜,发挥理论学习宣讲团、基层宣讲示范队等作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及时传播到一线。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在听取意见建议上见实效。精准选题、有效破题、有力解题,结合落实“四下基层”要求,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现场研究解决问题。要坚持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见实效。






中石油


1.宝石钢管连续管穿光缆技术获突破成功将直径11.8毫米光电复合缆注入6600米长的连续油管

10月底,宝石钢管公司首次成功将直径11.8毫米测井用光电复合缆注入直径50.8毫米、壁厚4.44至5.2毫米、长度达6600米的超长变壁厚连续管。经测试,光缆电缆长度、光波衰减等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标志着宝石钢管公司连续油管穿光缆产品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获得新突破。

2.中国石油高温高压井下流体取样工具成功运用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助力高压气田高效开发

11月3日,塔里木油田中秋1井实施高温高压井下流体取样。这是继大北306T井试验成功后实施的又一口井。中国石油“十四五”前瞻技术研究项目成果——高温高压井下流体取样工具的成功试验,填补了我国耐温180摄氏度、耐压140兆帕井下流体取样的技术空白,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3.国内首个校企合作CCUS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联盟成立

11月3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联盟(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在成都市西南石油大学举行。这是国内CCUS领域首个校企合作的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联盟。

4.打通全业务链“云”端指挥通道我国首个天然气处理智能工厂落户塔里木

11月5日,塔里木油田天然气乙烷回收智能工厂通过验收并正式上线运行。这是我国上游天然气处理领域建成的首个智能工厂,填补了天然气处理领域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的空白,标志着我国上游天然气处理行业开启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

5.大型交响情景歌剧《奋斗》在京首演成功

近日,为展现我国天然气高质量发展的成就,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中央歌剧院大型交响情景歌剧《奋斗》在北京首演。

6.广大干部员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奋力书写建设美丽中国的石油答卷

11月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7.国家能源碳酸盐岩油气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

11月6日,国家能源碳酸盐岩油气重点实验室在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正式挂牌,将对我国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理论和技术进步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国家能源碳酸盐岩油气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联合共建,于今年4月成立,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首批6个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之一,致力于成为我国碳酸盐岩油气发展战略参谋中心、原创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成果应用中心。

8.全国首座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群先导试验工程投运四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国内外该领域技术空白

11月8日,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日注气能力达到130万立方米。至此,全国首个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群先导试验工程全面投运,标志着我国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中海油


1.第1500船!保供“底气”足

近日,满载6.4万吨货物的LNG船缓缓驶入气电集团大鹏接收站码头,这是大鹏LNG自2006年5月首船到港以来接卸的第1500船LNG。

2.这3部作品,获奖!

11月7日,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发布,第四届中央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优秀作品名单和中央企业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理论宣讲优秀微视频作品名单中国海油3部作品获奖。

3.中国海油第六届进博会论坛暨全球采购签约仪式在沪举办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中国海油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勇在现场参加开幕式。11月6日,中国海油第六届进博会论坛暨全球采购签约仪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李勇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中国海油要认真贯彻落实z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国际能源合作,以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为契机,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安全支撑能力等“六大能力”建设,积极推动海洋能源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海油真诚希望与各国伙伴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为世界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时事政治

1.国务院日前发布报告,2022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39.5万亿元.

2.11月5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共20360名运动员参赛。

3.中国商飞日前表示,C929飞机已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4.国家发改委印发方案,拟选择100个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

5.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11月6日揭晓,37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

6.11月5日,在WTT法兰克福冠军赛中,中国队选手王艺迪夺得女单冠军。

7.近日,国办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

8.7日,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在浙江乌镇开馆,这是全球首个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大型科技馆。

9.近日,我国在建最北端高铁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架梁工程全面完工,为全线铺轨奠定了坚实基础。

10.考古专家近日在“秦人故里”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实地调查初步判断,当地四角坪遗址是国内罕见的秦代大型礼制性建筑群。

11.近日,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次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

12.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指导意见,提出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13.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消防救援纪念章颁发管理办法(试行)》并举行首次颁章仪式。

14.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2023年,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15.11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E卫星发射升空。

16.我国研究人员在贵州安顺发现一处1.9亿年前的恐龙化石群,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恐龙蛋和成体保存在一起的恐龙化石群。


注:以上内容转自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官网


添加小蓝鲸,陪你到最后


添加小蓝鲸微信(18518795852),为你提供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校招资讯微信交流群新闻时政周报千人模考等免费服务。